切换到宽版
  • 24阅读
  • 2回复

[智能应用]不到一万的机器人,你会买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387
金币
46923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0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5小时前

机器人能成教育标配吗?
11月26日,松延动力再次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近2亿元Pre-B+轮,由中金资本领投,允泰资本、厚为资本跟投。
这已经是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在一年内宣布的第五轮融资消息。而上一次的融资信息披露就在一个月前的同一天。
除去在资本市场新动作频繁外,松延动力在商业化方面也加快了步调。今年6月,他们搬进新的办公楼,组建了一条新的产线,经过两个月的爬坡后,产能终于稳定在了每月数百台的产量;而且他们还扩充了大规模的销售团队,打造了一套直销加渠道代理的销售模式。
10月初他们带着主打产品N2小顽童去法国巴黎时装周走了场秀,之后一个月内便推出了面向7-13岁儿童的更小尺寸机器人“Bumi”(小布米)——身高94cm、重约12kg专门为陪伴儿童成长与教育启蒙而设计。10月23日,在京东上架1小时后百台产品售罄,2天内首批500台售罄,售价9998元,也是全球首款万元以内小人形机器人。

●去巴黎时装周做了模特且因此登上《时代周刊》的N2小顽童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自今年下半年开始的“小人形机器人大战”。从行业巨头将小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3.99万起,同赛道的各家厂商也都先后发布了类似价格区间的机器人产品,在行业内外引发了大量关注与讨论。
这也印证了首程控股投资总监许彪曾对“未来人类实验室”说过的,“小人形(机器人)从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会是一个非常充分竞争的市场。”
以及,小人形机器人将成为2027年之前这段时间的出货主力,“每年有10个亿左右的市场”,许彪说。而在那之后将逐步从所谓的情绪价值属性调换成功能属性,变成以轮式双臂和双足的大人形为主力的出货产品。
所以不管有意与否,不少人形机器人公司都无可避免要被卷入这场竞争。
但是松延动力创始人、董事长姜哲源并不认为自己要卷,尤其是小布米的发布,万元内人形机器人的噱头确实是震撼的,也难免外界颇多臆测。但在姜哲源看来,他们是找到了一个之前一直藏于“水下”的更为广阔的应用场景或市场——比如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
按照姜哲源的说法,之前机器人几万一台时,全国能买得起的的学校无非都是那些各地区的头部学校和幼儿园,数量十分有限;但当他将机器人价格拉进万元价格带后,将能打开后面那80%的校园需求,这显然是一笔更大的生意,以及更广阔的愿景。“我们希望是水面以下这些想用机器人但买不起的人,他们都能用得起,我们能挣钱,多好。”
同时,松延动力还跟编程教育龙头“编程猫”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前瞻性的“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实验室”。松延动力将人形机器人产品作为核心平台,与编程猫覆盖全国7万余所中小学的渠道网络、成熟的K12编程课程体系以及超过4300万的用户基础进行全面融合。
姜哲源一向务实,从一开始创业就是奔着商业化去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它不做商业化,或者说它商业化做得不好,然后成功了对吧?”

●小布米售价
而许彪所在的首程控股在投资机器人方面,就偏爱这种全职一把手,且有产品、有交付,最好就是在奔着终局去的同时能“沿途下蛋”的“持续跑起来的公司”。
况且松延动力早已完成了今年的销售目标,剩下要盯紧的就是交付。“松延是一个上限很高的项目,哲源是一个上限很高的人,他一直在进化。”许彪说。
近日,“未来人类实验室”跟姜哲源进行了一次长谈,以下为对话内容,经整理发布——


更大的客群

未来人类实验室:小布米把价格拉到万元内之后,市场方面有什么反响吗?
姜哲源:最近我跟一些合作伙伴交流,我觉得很有意思,中国有多少万所学校幼儿园?应该是一共有六七十万所(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万所、幼儿园25.33万所)这呈现一个非常明显的长尾分布。之前几万一台的机器人,每个县就头部那么几所能买,这些只能算露出的冰山一角,水下还有更广阔的,我们叫长尾市场。当我们把机器人卖到1万以内的时候,这个长尾市场被我们打开了。
我们9998元卖给学校机器人,我们肯定要挣钱的,他们也能看到人形机器人了,而且我们的市场大大拓宽。你可以算一下,中国70万所(校园),假设每个学校买一台那就70个亿,但如果每台机器我卖10万块钱,我给卖给1000所,一个亿,这是70倍的一个差距。我们把价格降低其实是拓展了我们市场空间,也拓展了中国教育的长尾市场。
我们把价格拉到这个程度,真不是说就抢那一点什么表演那些,那能有多大的市场,对吧?我们是希望能够开拓一些新的机会,把水面以下的这些想用机器人但买不起的人,他们都能用得起,我们能挣钱,多好。
未来人类实验室:跟编程猫的合作也是出于这个想法吗?
姜哲源:编程猫覆盖了中国大概7万多所中小学,他们逻辑还是说希望能够去推广编程教育,这跟我们做的事情有一定重合度。而且他们有强渠道关系和客户资源,也关注到了那些没有被看见的一些群体,我们希望两边合作起来,去共同把机器人送推到更多的这个中国中小学。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们是先关注到的这个市场才做的小布米,还是反过来?
姜哲源:我们一直想做教育,觉得这边机会非常大,但我们之前没有完全想清楚(怎么去实现)。去了法国巴黎之后,尤其是跟小朋友现场的互动,给了我们在产品层面的一些启发,比如机器人下车五分钟内一定会聚集100人以上围观,成年人会觉得机器人很酷、很可爱,会上前握手、摸头。但小朋友遇到机器人跑近就害怕,往父母身后躲。这是我们把它做得更矮的一个核心的原因,就是对于身高一米左右的儿童来说,一个跟自己相仿甚至更高的机器人,天然带有一种压迫感和威胁感。
在机器人目前无法实现端茶倒水、洗衣做饭这些终极场景之前,就先给人带来情绪价值,我们就是做科技玩伴和编程教具,当一个可以激发孩子编程兴趣、陪伴运动的高科技玩具。
我们当时对小布米规划是两个场景,一个是C端进到有娃家庭,B端就是学校。现在我们拓展了B端的下沉市场,它可能是之前10倍的量,而C端其实是有很大量的对机器人的需求的,可能是B端100倍甚至1000倍的更大的客群。我们是一下子把客群拉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未来人类实验室:如何能把一个机器人的产品售价压缩到万元内?
姜哲源:人形机器人本质是塑料、铝、铁、铜线、磁铁加芯片,它本身不该那么贵。我们团对“小布米”结构设计进行了全面优化,除去部分部位用金属加强,其余地方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在保证核心强度的前提下,实现了12kg的极致轻量化。重量的降低,能进一步带动成本的降低,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未来人类实验室:我记得你们之前N2在3.99万的限时售价后回调到6万多?竞争策略上有调整吗?因为今年开始人形机器人陆续落地后,价格滑落很多。
姜哲源:6万多,对。
我们现在是渠道与直销相结合,因为渠道还没有完全覆盖,很多事情还需要做直销。直销就是在一些场景下去做标杆案例,比如K12教育,这是我们最主要在拓展的一个领域。9月4号开学当天,我们去了北京6所不同学校的开学典礼,比如去给大家做广播体操的演示,这都是我们的标杆案例。之后总结成一个销售工具包,培训渠道商,比如产品卖到什么场景、怎么用,渠道就是批量复制。

●N2在开学典礼亮相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们怎么抢渠道?
姜哲源:我们5月11号开了一场生态大会,就是邀请渠道商来我们这,做宣讲,现场拿货。这场大会之后我们拿了一堆订单。渠道商无非就是把产品和场景对接起来。这个产品新,但那些场景都不新,教育文旅都是老场景,所以我们找的是在场景资源上有优势的渠道商。


全面出击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们今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姜哲源:融资、扩张、商业化。
最核心的还是商业化。怎么样能够让这些订单都转起来,让我们代理商动起来,持续不断地往家拿订单,再去交付出去,持续的商业化能力是我更关心的一个事儿。
未来人类实验室:我知道你们在扩张销售团队,这是很有必要的吗?
姜哲源:我认为是有必要的,我们充分认知到明年的竞争会是多么激烈的一个场景。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的销售团队人员之前都是什么行业?
姜哲源:什么都有,机器人的,教育的,卖教具的,卖文旅的,卖过山车的都有,他们手里有资源。
未来人类实验室:明年主要的竞争场景在哪?
姜哲源:国内就是教育,海外就是科研。我们今年在做一些消费级产品,包括各种尺寸的人形,我们现在产品是全线出击状态。
未来人类实验室:为什么要做这么全?
姜哲源:明年整个行业肯定是一个大混战的状态。
今天大家都意识到了商业化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尤其是本体厂家,甚至一些做具身的公司也在卖货。但大家意识到销售重要之后,怎么干还没想好。而我们就做两件事,第一个扩充产品矩阵,第二个扩充销售团队。
产品矩阵丰富对于销售很重要,对吧?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们从2023年9月成立到现在也才两年,是如何快速跑出这么多产品的?
姜哲源:我们公司决策效率更高、执行力更强。
机器人产品跟消费品不一样,消费品可能一款你要去到上百万的出货量,我们这个产品暂时达不到那个规模,开发难度是不一样的。
您(从办公室窗户)往下看的话,能看到有同事在绕圈跑测试,那是我们的加速老化测试。这个行业还比较早,量也比较小,所以开发难度没那么大,出很多产品也很正常,很多技术是可以复用的。

●松延动力产品家族
未来人类实验室:工厂什么时候投产的?
姜哲源:6月份搬进来,7、8月份一直在爬坡,到现在基本上已经验证我们有稳定规模化交付单月200台的能力。后面可能会再结合一些外部制造合作伙伴,把产能再往上拉一拉,希望到年底做到单月交付500台的能力。


一个关键转折点

未来人类实验室:有人说过你们很会营销吗?
姜哲源:真不会。我们其实特别割裂,首先我们自有营销做的一般,火起来靠的各大媒体。
未来人类实验室:但马拉松你们派出两个机器人参赛,要求一个跑得快一个跑得像人;而运动会你们参加9个项目还有一些表演,都很有展示性,像是在有意吸引一些关注。
姜哲源:之前我们完全没有重视过这件事,觉得我做好技术做好产品,钱、订单自己就来了,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儿。
宇树春晚那波让我们彻底意识到流量的重要性,之后就说我们要先有流量,把流量转化成为订单。所以3月份我们发了后空翻的视频,那个展示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声量,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流量能带来多大的价值。
所以当有人跟我说马拉松可能是很好的机会的时候,我觉得我们不能错过。但那波出圈是个意外,并没有特别刻意去搞营销。

●在机器人运动会上跳英歌舞的N2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觉得在这次创业过程中有哪些地方没发挥好?
姜哲源:我很多地方没发挥好,比如说我们团队太草根,早期钱没花在刀刃上,应该早做营销等等。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还算太草根了?毕竟也是名校。
姜哲源:清华退学的博士生,这跟海归名校然后到清华当老师,完全两个概念。
我后来听说了一个词——怎么评价一个人背景好不好?就看他资本号召力强不强。我的背景是没有任何资本号召力的,我们还是要靠自己实打实的一点点干出来。
未来人类实验室:那启动资金是哪儿来的?
姜哲源:我从家里拿了60万,co-founder自己出了30多万,我们大家凑了小100万。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家里还是支持你。
姜哲源:支持归支持,但他们肯定希望不要干,他们就说这60万可以白花了,你能不能回来好好念书,然后好好工作。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们之前好像有一轮融资出现了问题?
姜哲源:第四轮,那一轮很难,从24年4、5月份就把投资意向确定了,直到今年年初才交割。拖的时间非常久,虽然公司业务基本面非常好,但资本市场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未来人类实验室:账上没钱了?
姜哲源:不是没钱,核心是你在融资上没有声量了,小10个月的时间没有任何声音,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
未来人类实验室:第四轮之后你们貌似改变了很多策略,比如主动营销,聚焦商业化,发生了什么?
姜哲源:我们并不是要主动营销。当时总觉得公司发展有点吃力,不太理想,就找首程的许彪总帮我分析了一下整个行业的格局,我当时就问他我们还有机会吗?他说你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是把商业化和交付做好,这一步你只要做好,我觉得你们机会还是非常大。那次谈话之后,我觉得算是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们这一两年之内就是我们把商业化做好,把货卖好。商业化之前你就需要有流量,需要把营销这事做起来。
许彪总当时帮我算真正理清思路该怎么干。


今明两年杀得最凶,业务策略不应过度保守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们现在融资到第几轮了?
姜哲源:8轮了,到Pre B+。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怎么把控融资节奏?
姜哲源:我们的规划大概是4个月一轮,小步快跑。我们还是期望在融资市场上保有一定声量。我自己觉得现金非常重要,这个行业现在竞争非常激烈,你子弹多,你就比别人多很多的生存空间。

●N2量产后待交付现场
未来人类实验室:我记得你之前说运动会之后一下午见30多个投资人,你们会怎么选择投资方?
姜哲源:Smart money,核心还是要认可具身智能的发展以及比较尊重我们想法的投资方。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对股权的稀释怎么看?
姜哲源:我们这个行业到上市股权肯定是稀释的没法看。但是没办法,打仗你就需要融资,就得不断稀释自己的股权,只要我不失去对公司控制权就没问题。尤其今明两年太关键了,只要场仗能赢,我们就有机会。
未来人类实验室:这些“子弹”主要用在哪些方向?
姜哲源: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并为批量化交付做好准备。各方面团队都要花钱的。如果我们账上钱足够多的话,还可以做一条自动化产线,进一步降本。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现在对花钱这件事能把控了?
姜哲源:能把控,有时候你需要trade off一下你的保守和激进。
今天我还是相对激进的,我希望把子弹用在最关键的几场战役上,单纯攒着子弹不打,是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相比活得更久,我更希望公司能赢。
未来人类实验室:你这个想法有过变化吗?我记得2024年初时你遇到过一次财务危机,当时你很紧张。
姜哲源:那是真整怕了,当时看公司账上就够几个月了,太恐怖了。但我心态变得比原来更好了。那波我们能挺过来,其实是因为调整了公司的技术战略。比如把强化学习引入到我们所有的技术路线里。
我预判明年会是行业商业化进展非常迫切的一年,所以今年我们是开疆拓土,拓展新的客群。

撰文|巴芮
编辑|薇薇子
封面图源|均由受访者提供


机器人价格进入万元内,你会买吗?
山庄提示: 道行不够,道券不够?---☆点此充值☆
 
我有我可以
在线姜谷粉丝

UID: 1569053

精华: 2
级别: 玉清道君

发帖
165387
金币
469233
道行
20030
原创
766
奖券
341
斑龄
0
道券
30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2010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6-2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是否购买万元内的机器人,取决于你的核心需求和使用场景。以下是关键考量点:

🤖 值得考虑的情况
教育/兴趣培养

如果目标是让孩子接触编程或培养科技兴趣(如小布米机器人517),这类产品具备基础交互和动作编程功能,作为“智能教具”有一定价值。
娱乐体验

能跳舞、简单对话的机型(如宇树G11620),适合科技爱好者尝鲜或商业展示租赁(日租可达万元16),但需接受其功能有限性。
轻量级工业辅助

部分低价协作机器人(如六轴机械臂136)可用于小型工作室的重复性操作,但性能和精度可能受限。
⚠️ 需谨慎的情况
家务替代期望

当前万元级机器人无法胜任端茶倒水、清洁护理等复杂任务,技术尚未突破家庭场景的适应性523。
长期实用价值

同质化严重导致迭代快、贬值快18,若追求耐用性或生产力工具属性,建议提高预算或观望技术成熟度。
真实成本陷阱

部分机型需额外购买软件服务或配件,后续投入可能远超机身价格26。
💎 我的建议
尝鲜党可入:若预算宽松,且视为“大型智能玩具”,体验未来科技感值得一试。
务实派慎选:刚需用户更推荐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成熟产品,万元机器人的功能性价比目前偏低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我有我可以
在线jjybzxw

UID: 551814


发帖
206139
金币
567358
道行
2004
原创
2435
奖券
3180
斑龄
40
道券
1167
获奖
0
座驾
设备
摄影级
在线时间: 4547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01
最后登录: 2025-11-27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7分钟前
机器人能否成为教育标配?松延动力的商业化路径与市场前景

一、松延动力的融资与商业化加速
松延动力在2025年11月26日宣布完成近2亿元Pre-B+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允泰资本、厚为资本跟投。这已是其年内第五轮融资,且距离上次近3亿元Pre-B轮融资仅隔一个月,总融资金额近5亿元。密集的融资背后,是其在商业化上的快速布局:

1. 产能扩张:北京工厂月交付已超200台,常州工厂一期将于12月投产,月产能300台,届时总月交付能力达500台;规划中的三号工厂将进一步提升至千台级。
2. 产品矩阵:形成覆盖科研、教育、家庭的产品线,包括3.99万元的运动型N2、14.99万元的仿生头部Hobbs,以及全球首款万元内小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售价9998元)。
3. 销售渠道:采用“直销+渠道代理”模式,销售团队快速扩充,并与编程猫等教育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二、小布米:打开教育市场的“钥匙”
小布米的推出是松延动力切入教育市场的核心战略。这款专为7-13岁儿童设计的机器人,身高94cm、重12kg,拥有21个自由度,支持行走、奔跑、舞蹈及图形化编程。其9998元的定价打破了行业价格壁垒,引发广泛关注:

1. 价格下探与市场规模拓展
   - 姜哲源指出,传统几万元的机器人仅能满足少数头部学校的“冰山一角”需求。将价格拉至万元内后,可覆盖全国80%的“长尾市场”——即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
   - 按全国70万所校园计算,若每校配备一台,市场潜力可达70亿元,远超高价机器人时代的市场规模。

2. 产品设计的核心考量
   - 尺寸优化:N2在巴黎时装周与儿童互动时发现,高大机器人易产生压迫感。小布米通过缩小尺寸(94cm),降低威胁感,提升亲和力。
   - 功能定位:主打“情绪价值+教育启蒙”,作为科技玩伴和编程教具,激发儿童对编程的兴趣。例如,在北京6所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演示广播体操,成为标杆案例。

3. 市场反响热烈
   - 小布米于10月23日在京东上架后,1小时售罄百台,2天内首批500台售罄,截至11月26日线上线下累计售出数千台。
   - 这验证了姜哲源的观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在于规模化应用,而规模化的前提是精准的产品定义与明确的用户价值。”

三、与编程猫的战略合作:生态融合与渠道渗透
松延动力与编程教育龙头编程猫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人形机器人编程教育实验室”。这一合作具有多重意义:

1. 资源整合:
   - 松延动力提供小布米等硬件平台;
   - 编程猫贡献覆盖全国7万余所中小学的渠道网络、成熟的K12编程课程体系及4300万用户基础。

2. 教育场景落地:
   - 构建“内容+硬件+渠道”的生态闭环。学生可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完成定制动作,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已在多所学校试点,显著提升编程兴趣。
   - 双方计划将机器人送入更多中小学,尤其关注“未被看见的群体”,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化。

3. 标准定义权:
   - 在产业早期阶段参与并主动定义青少年机器人编程的软硬件标准,为未来准消费级市场抢占用户心智、构建生态壁垒奠定基础。

四、行业竞争与未来展望
1. “小人形机器人大战”的白热化
- 自2025年下半年起,行业巨头及多家厂商纷纷将小人形机器人价格下探至3-4万元区间,市场竞争加剧。首程控股许彪预测,“小人形机器人将成为2027年前的出货主力,每年有10个亿左右的市场”。
- 松延动力通过差异化竞争避开价格战,聚焦“准消费级蓝海市场”,以小布米开拓增量需求。

2. 商业化路径的独特性
- 姜哲源强调“商业化是生存之本”,松延动力从创业之初就以盈利为目标。其策略是“沿途下蛋”:在奔向终局的同时,通过教育、文旅等高价值场景实现短期变现。
- 例如,N2在巴黎时装周走秀登上《时代周刊》,虽为营销事件,但也有效提升了品牌曝光度和订单量。

3. 教育标配的可能性
- 短期:小布米等低价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部分学校的“特色教具”,尤其在编程教育、科技启蒙领域。与编程猫的合作加速了其在全国中小学的渗透。
- 长期:若价格进一步下探、功能持续完善(如更智能的交互、更丰富的课程适配),人形机器人或逐步成为教育装备的标配之一。姜哲源预计,“小布米第二代可能降至更低水平”,届时购买将比租赁更划算。

五、挑战与机遇
- 挑战:
  - 产能爬坡压力:需确保常州工厂投产后的交付质量与效率。
  - 市场教育成本:需向学校和家长普及人形机器人的教育价值。
  - 竞争加剧:同价位产品增多,需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 机遇:
  - 政策支持:国家对人工智能、编程教育的重视为行业发展提供利好。
  - 需求释放:万元内价格打破心理门槛,激发下沉市场需求。
  - 生态协同:与编程猫等企业的合作形成合力,加速市场扩张。

结论
松延动力通过小布米的低价策略和与编程猫的战略合作,在教育市场开辟了新路径。虽然“机器人成为教育标配”尚需时间和技术迭代,但其当前的努力已显著降低了准入门槛,并验证了教育场景的巨大潜力。随着产能提升、成本优化及生态完善,人形机器人在教育领域的普及速度或将超出预期。正如姜哲源所言:“我们希望水面以下这些想用机器人但买不起的人,他们都能用得起。”这一愿景若实现,将深刻改变教育装备的格局。

如何不发帖就快速得到金币道行
 
快速回复
限120 字节
认真回复加分,灌水扣分~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