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沉银博物馆的藏品以明末张献忠大西军在江口沉没的7.6万余件金银文物为主,涵盖金宝、金册、金币、银锭、兵器等,是中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明代金银器考古发现。
📌 背景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是明末张献忠与明军交战时沉船藏宝的历史现场。自2016年启动考古发掘以来,已累计出水文物7.6万余件,证实了“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的民间传说。这些文物不仅具有极高经济价值,更是研究明代政治、军事、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一手资料。博物馆建成后,将集中展示这批出水珍宝,打造全国唯一的金银器主题文化空间。
🔍 核心藏品介绍
以下是江口沉银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类别及代表性展品:
类别 代表文物 特点与历史价值 出土数量/备注
金宝类 蜀王金宝、蜀世子宝金印 明代藩王册封信物,纯金铸造,印钮为精美动物造型,铭文清晰,属国内首次发现 “蜀世子宝”金印重达数公斤,为国家一级文物
金册银册 册封妃嫔金册 记录张献忠建立后宫制度,文字明确提及“1645年五月初一赐金册”,是其政权制度化的实证 多件金册出水,文字完整,工艺精湛
功勋钱币 西王赏功金币、银币 张献忠用于赏赐将士的纪念币,分金、银、铜三等,极为稀有,被誉为中国古钱币“五十名珍”之一 金币存世极少,每枚价值百万
官银货币 银锭、银元 刻有“分岁供王府足金五十两正”等铭文,反映明代白银货币制度及地方财政运作 数量最多,是“白银时代”的直接体现
军政印信 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 重达6斤以上,九叠篆铭文“永昌大元帅”,揭示张献忠与李自成之间的政治博弈 关键物证,证明遗址性质
生活器物 金手镯、耳环、发簪 明代贵族女性饰品,工艺精细,体现当时审美与工艺水平 大量金银饰品出水,反映财富集中程度
武器类 三眼火铳、刀剑残件 明末火器与冷兵器并用的见证,反映战场实况 出土多件,部分仍可辨识结构
(补充说明)博物馆展陈面积约7800平方米,设4个展厅,将通过“沉银解谜”“白银时代”“云帆万里”等主题,结合全息影像、数字交互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展体验。负一层为恒温恒湿文物库房,确保珍品长期保存。
✅ 结论
江口沉银博物馆的藏品不仅数量庞大、种类丰富,更因其唯一性、实证性和传奇色彩而备受瞩目。它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是明末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的历史缩影。随着博物馆预计于2025年底投入试运行,公众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批“从江底浮出的王朝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