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知名品牌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可通过多维度价值提升,实现品牌升级与长期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平台背书与行业地位巩固
中国国际时装周作为国家级专业时尚平台,其权威地位与行业凝聚力为品牌提供了强大背书。知名品牌通过参与时装周,可强化其在所属赛道的标杆形象,巩固行业领军地位。例如:
波司登连续20年在时装周发布羽绒服流行趋势,依托科技与设计创新实现品牌DNA蜕变,成功跃入羽绒服品牌第一梯队;
杉杉作为中国西服领军品牌,自时装周创立起连续多年举办发布,2024年回归后,在平台与代言人胡兵的影响力加持下,品牌价值连年上升;
真维斯连续三十多年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合作,通过时装周强化非遗(敦煌、苗绣)与科技、潮流的融合,近5年营收超13倍增长,成为电商平台同类目发展最快的头部品牌,并获得“年度时尚品牌”等行业殊荣。
二、品牌调性与文化价值强化
时装周倡导中国美学、非遗创新、国潮跨界等趋势,为品牌提供了传递文化内涵与品牌基因的舞台。品牌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如敦煌图案、苗绣工艺)与当代时尚语言结合,可强化品牌故事与调性,提升辨识度与消费者情感共鸣。例如:
真维斯本季携手设计师黄刚,延续与敦煌博物馆的合作,运用航天级双向调温纱线、高科技光感涂层等技术,将敦煌元素与未来主义结合,展现“非遗+科技+潮流”的品牌特色;
生活在左(林栖品牌)以时装周为契机,将长期保护的非遗手工艺与当代时尚结合,实现品牌年轻化焕新,其秀场设计与品宣大片均传递出“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品牌调性;
杉杉通过西服趋势专场发布与《2025中国西服流行趋势白皮书》项目,重塑“东方绅士”形象,强化其“国民西服”的品牌基因。
三、媒体传播与曝光量爆发
时装周的媒体传播力为品牌带来巨量曝光。国家级媒体(如央视)全程报道,头部时尚媒体(微博、新浪、网易)深度合作,加上明星达人(如全球推广大使胡兵、瞿颖,品牌代言人戚薇、童瑶、王子文等)的参与,结合抖音、小红书、快手等社媒平台的加热资源,品牌可实现亿级全网曝光。例如:
202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中,歌力思、IROnight、爱慕等10多个品牌通过DPARK直播间实现“即秀即卖”,结合明星达人直播+短视频带货,多个品牌周期内实现数百万至千万级GMV增量;
真维斯、特步、雪中飞等品牌围绕时装周事件,打造多平台直播与线下实体店联动的全渠道营销,显著提升品牌销量与曝光度。
四、商业转化与销量提升
时装周的“秀展结合”模式与电商联动,为品牌提供了直接的商业转化路径。通过“即看即买”“直播带货”“线下快闪店”等方式,品牌可将秀场流量转化为实际销量。例如:
劲霸男装、海信洗衣机等品牌在时装周主场地搭建创意快闪店,成为热门打卡点,实现“展售结合”,获得海量线下曝光与线上宣传;
初创品牌JUNYANG(杨君)2022年参加时装周后,与抖音平台深入接洽,试水电商直播,2023年总销售额突破1.5亿;
瑞幸咖啡与时装周设计师(如王钰涛、马艳丽)联名推出限量杯套,在时装周期间引发线上线下热潮,圈粉无数。
五、国际资源与全球话语权提升
通过中国国际时装周,品牌可链接全球时尚资源,提升国际影响力。主办单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全球近百家时尚机构合作,为品牌提供参与国际展会(如巴黎男装周、巴黎时装周)的机会,助力品牌登上国际舞台。例如:
山谷少年(李文杰品牌)2023年参加时装周后,通过协会推荐参与巴黎男装周官方展会Tranoï,受到国际买手与媒体关注,收获大量海外订单;
LUOZHENG·罗铮、SHIJIE诗简·施杰等品牌通过协会统筹,参与2023年巴黎时装周,收获国际市场反馈;
礼服品牌六礼、nunu&nono参加2023年时装周后,获邀参与中法时装周,其精致礼服惊艳巴黎。
六、创新与科技融合能力提升
时装周鼓励品牌运用新科技、新材料、新工艺,推动产品创新与产业升级。品牌通过与供应链企业(如蓝美纺织、际华3515)合作,引入航天级面料、生物基材料、3D打印等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
真维斯与蓝美纺织合作,运用航天级双向调温纱线、控温涂层等技术,打造“科技+时尚”的休闲装,满足消费者对功能与美观的双重需求;
迪尚集团携旗下迪尚工装亮相时装周,采用科技环保面料、时尚设计与精致版型,致敬劳动者,引领工装行业新风尚;
特步在2025春季时装周上,主打“未来主义科技概念”,运用数智时尚技术,展现运动品牌的创新力。
综上,中国国际时装周通过“平台背书、文化赋能、媒体传播、商业转化、国际链接、创新驱动”六大维度,为行业知名品牌提供了全方位的价值提升路径,助力品牌实现从“国内领先”到“国际知名”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