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升·昇[20P]
5月16日晚20:00的北京751园区中央大厅座无虚席,川美服装毕业生专场发布会如约而至,此次发布会以“升·昇”为主题,旨在展示川美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学术实力和创新成果,共组织了四十余名学生,七十余套服装作品参与发布。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连续十一年在此举办毕业生专场发布会。
发布主题:升·昇 专场主题定义在“升·昇”——升是坚持不懈的奔腾与飞跃。昇是赤诚热烈的狂奔与追逐。2024,川美学子火力全开,圆梦自己的“升·昇”世界!
此次发布会吸引了多方目光,各路媒体、专业人士和时尚爱好者纷纷到场观看和报道。在这场时尚聚会上,川美服装向众人展示了来自新一代青年设计师的最新作品,让观众们深入感受到新生代设计师的创意与梦想。他们将自己的艺术理念与时尚趋势巧妙融合,呈现出了多系列颇具时代感和探索性的时尚艺术作品。设计风格多样,涵盖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等多种元素,展现了独特的审美观和设计思维。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融合了多种文化和艺术元素,呈现出了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新思维。
四川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始于1953年开设的实用美术系印染设计专业,距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1959年实用美术系改名为工艺美术系,设立包括染织美术设计在内的八个专业。1992年省教委批准新建染织服装设计系,设染织艺术设计专业,试办服装艺术设计专业。1994年省教委正式批准染织服装设计系设服装艺术设计专业。2012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015年获评重庆市“三特计划”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重庆市一流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硬件过硬,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牌颁发的“十大时装名校”。本专业立足本土服装与服饰文化的研究与创新,确立了“本土对话时尚,创新引领教学”的教学理念,以系统解决人类衣着需求与服饰文化、文化传统与文化时尚之间关系为研创目标,逐步开辟出一条立足西南、面向国际的教学研究体系,成为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服装教育基地。
发布会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川美服装在新时代时尚创意人才培养方面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如今迈入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的时尚设计人才,为业内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们相信,青年学子在未来的创作中,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创造更加优秀的时尚艺术作品,为中国时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能量。
========================================================================================================================================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0 吉[12P]
5月18日晚20:00,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2024届服装与服饰设计毕业生作品发布会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40余位年轻设计师的96套设计作品及4名表演专业学生在北京751时尚广场“中央大厅”的T台上绽放出别样的光芒。本次发布会是学校更名后毕业设计首秀,展现了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的最新教学成果和创新设计理念。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执行主席杨健、副主席朱少芳、谢方明、副主席兼秘书长黄萍;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正;浙江凌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教育事业部总经理董灵丽,以及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党委书记詹俊出席发布会,现场还有来自行业协会,兄弟院校、品牌企业、艺术家、独立设计师及师生代表等三百余人共同观看。毕业生的精彩作品与时尚界大咖的到来相映,现场熠熠生辉。
发布主题:+-0 吉! 本届毕业设计作品展演以“吉!”为题。“吉”字在中国文化中寓意着吉祥、幸福和好运,代表着好兆头,是人们祈求幸福吉祥的一种表达。该主题立足浙江科技大学更名的新起点,激励学子们乘着学校全面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高水平建设新篇章之契机“吉”刻出发,同时“吉”也是本届毕业生对母校最诚挚的祝福与期盼。
将“吉”字侧转,又可以拆分成“+-0”的图形,表达本届毕设作品秉承传统东方美学与国际时尚风范,思考可持续发展与人工智能设计革新,基于中国古典服装结构与制衣方法,提取传统纹样重组作为装饰,创新非遗印染技艺应用方式,辅之以AIGC智能生成、数码喷印等设计技术制作出新视觉服装,展现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与⽂化内涵,让更多的⼈了解中国服饰结构和⼯艺⽂化,解锁更多的新中式服饰穿搭场景。部分作品采⽤环境友好型⽣物复合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进行设计,融合新时尚主义,以更多元、更先锋的当代青年设计力量,探索了可持续设计的更多可能性。旨在展示服装设计的无限可能性,是一次锐意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服装设计探索,见证了浙科青年设计师们的创意与才华,相信他们将为我们开启一个全新的时尚世界。
从寻找灵感时的头脑风暴、设计过程的精雕细琢、工艺制作时的一丝不苟呈现在T台上的服装设计作品,前后经历过多轮实验、修改、完善、整合和筛选最终以更为完整丰满的姿态呈现出来。本着“学生主导”的毕业设计模式从主题确立、微信宣传、秀场设计到平面制作、视频剪辑等工作任务,都由毕业生团队自主完成,教师在其中扮演引导和协助的角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致力于培养有创意和有创业能力的设计师,学习并借鉴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开展国际合作项目设计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设计实践当中,摆脱传统教学,引导学生创新,培养创新思维。学生国际交流频繁。课堂与服装竞赛融合,学生参赛面广,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获奖无数,如“汉帛奖”近年我校学子已囊括金银铜各项大奖,在校的严格训练及实践使得毕业后起点高,进步快,和地方经济和创意产业有着紧密的对接,就业能力强。 浙江科技大学始创于1980年,学校是教育部确立的中德合作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浙江省数字化制造产教融合联盟牵头单位。现有国家级教学实践平台7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省部级教学和实践平台2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优势特色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33个。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是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和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国际化总体水平稳居浙江省硕博授权高校前列,位列中国公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前50强。学生在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中成绩斐然,近5年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5500余项,其中国际奖近50项、国家奖1800余项、省级奖3700余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