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具备取代美国11.7%劳动力的能力,这一比例对应约1.2万亿美元的工资规模,主要集中在金融、医疗保健和专业服务等非科技领域。
📌 背景
麻省理工学院(MIT)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联合发布了一项基于“冰山指数”(Iceberg Index)的研究,揭示了当前AI技术已能替代部分人类工作的现实。该模型模拟了全美1.51亿劳动者的工作任务和技能分布,评估现有AI系统可以执行哪些技能,从而判断其替代潜力。
这项研究并非预测未来失业,而是提供一个基于技能的快照,展示AI目前“已经能做什么”。
🔍 影响分布:冰山效应明显
研究发现,AI的影响呈现典型的“冰山效应”——公众关注的科技行业岗位变动仅是表层,真正的冲击藏在水面之下。
影响领域 工资暴露规模 占比 典型职业
科技、计算与IT行业 约2110亿美元 2.2% 软件开发、数据分析
人力资源、物流、财务、行政等日常职能 高达1.2万亿美元 主体部分 办公室文员、会计、人力资源专员
这些日常性、流程化的职能岗位虽然不显眼,但数量庞大,构成了AI替代的主要目标。
🌍 地域覆盖:遍及全美50州
AI的影响不再局限于硅谷或沿海科技中心,而是覆盖全美每一个州,包括内陆和农村地区。田纳西州、北卡罗来纳州和犹他州已使用该模型验证本地劳动力数据,并据此制定AI应对政策。
例如,田纳西州已在官方《AI劳动力行动计划》中引用“冰山指数”,用于指导再培训资金投放和技能培训方向。
🛠 政策工具:从预测到模拟
“冰山指数”本质上是一个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数字孪生系统,允许政策制定者在投入真实资金前进行假设情景测试,比如:
如何调整职业培训预算?
哪些县需要优先干预?
技术普及速度对本地GDP有何影响?
这种精细化模拟让政府能更精准地应对结构性冲击,而非被动反应。
✅ 结论
AI对美国劳动力的替代已不是未来设想,而是正在进行中的现实,11.7%的劳动力岗位在技术上已可被现有AI系统取代。真正的风险不在高科技行业,而在大量重复性高、流程化的日常职能岗位。各州正借助“冰山指数”这类工具提前布局,以缓解转型阵痛。